当前位置: 首页 > 欧景升 > 本市信息 > 基于结构化思考,重审分数意义的教学——温州市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9次活动

基于结构化思考,重审分数意义的教学——温州市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9次活动

浏览量:2308|发表日期:2019-11-01|来自: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金秋的小伙伴们也是激情满满,智慧满满!金秋时节,温州市欧景升名师工作室在山水如画的永嘉县举行第9次名师工作室活动,即基于结构化思考,重审分数意义的教学。

         10月31日下午,小伙伴们带着思考,集聚一堂,就分数的量率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分数的教学由量到率的序还是由率到量的序,两组的小伙伴们分别就自己的搜集的资料自己的思考进行交流!

        11月1日早上,持不同观点两组小伙伴们分别从课堂教学、观点汇报两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组:分数教学从率到量

        课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叶鸥翔老师从倍的认识引入分数,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各种动手操作认识分数的含义。整节课紧紧围绕分数率的意义,让学生体会不同物体不同量中部分和整体中关系,打通整数中倍的意义和分数中率的意义,让学生对分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观点汇报

        李微珍老师的《量率的学生调查 ——分数初步认识前测及思考》,她从前测目的、选材方面、三次前测的选题、分析以及每次测试带来的思考等方面来阐述。她认为孩子们潜意识里的“一半”是一个物体的一半,所以,导致他们“量”“率”不分;孩子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平分为二的生活经验,但生活中的一半(近似)不一定是数学中的二分之一;孩子们对于“一半”和“半个”的理解易受形状等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忽视本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呈现多元材料,凸显矛盾。


       白常平老师带来《论分数的多重意义》观点分享,先从国内外专家对分数含义的解读入手,论述了分数作为“份数”、“比”、“商”、“运算”等多重含义。再基于学生视角重点理解分数作为量和率两重含义。最后谈了两点个人思考,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整体看待分数的意义。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

     

        

        徐秀老师的汇报《各教材关于量率的安排》,她将国内四个教材关于分数的编排进行梳理,对比分数的量和率的含义在教材中的比重,以及分数作为过程性概念由过程向对象抽象在不同教材中如何呈现。

     

        

        第二组:分数教学从量到率

        课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郑秋老师从分披萨入手,从披萨的个数出发,着重研究半个的含义,紧紧抓住问题“半个是怎么来的”,让学生认知分数的表示量的意义。郑老师课堂设计非常巧妙,充分利用了分数的量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体现,从长度、面积、体积等方面巩固学生对分数量的意义的理解。

            郑老师的课堂将整个研讨推向了高潮,工作室学员听完内心各种思考各种想表达,欧景升名师更是一下课,冲上讲台留下学生,当场就学生对四分之一米,四分之一,四分之一个的理解进行访谈;李微珍老师抓住契机,马上调查学生的学情,与自己做的研究进行对比!汪佩义老师更是留着学生,直逼四分之一米到底怎么来的。激烈的探讨碰出了智慧的火花!

          观点汇报:

      方奕童老师《基于上位知识视角下的分数概念的教学研究》,基于上位知识视角下研究分数的教学可以从两个途径出发:(1)从定义出发寻找与定义相关的更为本质更为上位的概念;(2)从分数的发展路径中寻找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理解的认知规律。从超回归模型出发,发现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需要分阶段,多


      王方老师专题发言《教材视角下的教学路径分析——以分数概念为例》,从学生为何会到了小学毕业还会出现量率不分的情况?黄央央、李嘉、王方三位老师从教材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路径进行了分析,结合学情来解读教材路径,选取台湾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作对比,从中得到期望的分数教材呈现路径与思考。

       

      两组课堂,专题汇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最后达成一致,分数的双重意义,分工不分家!最关键是要打通量与率!

        下午永嘉县枫林中心小学的刘文祥老师带来《分数的再认识》,紧紧围绕两个问题“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而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为什么都是一份,而用的分数是不同的?”一步一步,扎扎实实,非常夯实!

        

          活动的重磅讲座,温州市实验小学数学资深专家型教师蓝作坤老师带来了满满干货,大家听得意犹未尽,蓝老师讲述了自己近20年来的对小学数学的研究,真正落地生根式的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蓝老师立足保护原有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维模式,激活智慧思维!”创立了三思思维!他讲到要让学生“源思”“活思”“广思”,他表示多角度解题时思维能力水平高的体现,在数学学习中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不是未知数的东西,而是已知的知识框架!并结合具体例子,让我们对教学有了豁然开朗的启发!

            最后,欧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肯定,表扬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为我们学员指明了方向!希望我们多看书,做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学会如何做研究,多上台多锻炼,学会表达自己!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却收获着沉甸甸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