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蒙蒙地下着雨,鹤溪中学的半山坡上,工作室的老师们撑着伞小心地走着。教学楼里打扫楼梯的学生一见到老师,便停下手里的动作对老师们敬礼问好。清晨的学校,一如坐落在群山包围中的小镇,静静的清新的。
而在教学楼顶楼的实验室,却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孔欢欢老师拿出了自己的包,让学生们猜猜她的包里有什么。“Have you got any apples?”“Have you got any chocolate?”学生们带着好奇和兴奋,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而孔老师也像变魔法一般,每一次都可以从袋子里拿出学生们猜的物品,猜对的同学就会小小地欢呼。课堂如此活跃的气氛得益于孔老师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使用本堂课学习到的目标语言来与大家分享“I have got some…” “I haven’t got any…”。一堂课结束,学生们有所得也有所分享。
七年级的听说课总是让学生充满表达欲,第二节林瑞秋老师带来的课则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突然黑板上出现了班级一些同学的全家福,有同学惊呼“That’s Huang Yuxuan!”也有同学没反应过来,提出了疑惑“Is that Chen Kun?”。这些来自学生真实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们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涨,而学生们不经意间吐出的目标语言,也正中了林老师精心设置下的“圈套”,真可谓是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运用!
与七年级听说课的轻松氛围不同,九年级的听说课堂则有了几分研讨的意味。今早的第三节课,邹丽娟工作室成员——来自瓯海梧田一中的谷曼莉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对于学习中,生活中以及与父母朋友相处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站在不同角度有了不同的观点。谷老师扎实地为学生搭好了听力活动的手脚架,让学生们能够更为顺利地抓住听力材料中的重点,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为不同观点找出各自的原因,也能够从听里材料中感知人物的情绪与态度。从分析听力文本到分析背后的情感,谷老师的这堂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随后温州市名师邹丽娟老师对早上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老师们对于听说课型探索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让上课老师更加明晰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