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已去,金秋送爽。2023年9月22日,温州市林爽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瓯海区九年级语文老师在瓯海区泽雅中学齐聚一堂,聚焦单元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研讨。
第一堂课由梁濡沫老师和九(1)班的孩子带来《水调歌头》。梁老师由课前任务分享直入课题,再引导学生分享可以用哪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去品鉴《水调歌头》,来梳理总结方法。接着是课堂的主体活动即小组合作,品赏《水调歌头》。在学习支架的引导下,各小组踊跃发言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水调歌头》,精彩迭出。最后,梁老师追问“为什么宋代文人胡仔说 ‘余词尽废’?”梳理总结本课所学。
仙岩一中倪可可老师带来说课分享《“大罗山下的小诗人”——九上第一单元项目化》。这堂课以“如何在“大罗山下的小诗人”公众号上发表一篇优秀的原创诗歌推文?” 为驱动性问题,抓住“通过感情基调、意象、意境、语言等来鉴赏并创作诗歌”的核心概念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入项,学习如何制作公众号推文。项中,老师设计了四个子任务即为你荐诗、为你画诗、为你读诗、为你写诗,完成制作原创诗歌推文的任务,让学生自然地经历诗歌学习创作的历程。出项,完成原创诗歌推文展览,统一评价量表,复盘,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历程。
榕园学校的王汉雷老师针对梁老师的课堂和倪老师的说课分享,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走向单元概念的深入理解》。王老师从为何要有单元核心概念、如何引导学生持续理解单元核心概念、指向单元核心概念的学习有何意义和指向单元核心概念理解的评价四个方面中肯地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设计,特别肯定了她们在情境设计、对已有知识的联系、评价方面的创意。通过王汉雷老师这场高屋建瓴式的分享,我们对于如何走向单元概念的深入理解有了更新的思考。
泽雅中学的陈淑崇老师进行了《探观点之明,品语言之美》的说课分享。陈老师首先明确了九上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以“如何写好一篇观点明确的议论文”为驱动性问题,设置情境将学习过程分为三个课段。第一课段:搭建议论之桥,回顾旧知,发现问题。第二课段:阅读议论经典,主要是以教材为素材,通过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完成议论知识的建构,学习如何写一篇观点明确的议论文。第三课段:撰写议论文,展示评选,完成议论文的学习历程。
牛山实验中学的朱卡佳老师带来了说课分享《孤独之旅》。朱老师由一份小说阅读清单引出小说阅读也应该关注小说阅读方法。首先,梳理过往的小说学习经验,整理一份小说阅读的方法锦囊;接着以“从这些锦囊中,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探究‘孤独之旅’的意义”的课堂活动,引领孩子们选出最适合这篇小说的阅读策略,读出这篇文本的独特之处。朱老师借这样一个学习情境梳理了小说学习的知识,并迁移运用。
瓯海区外国语学校的纪相林老师带来了《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如何组织语文学习?》专题点评。纪老师肯定了陈老师和朱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这是两堂设计朴素,但很落地的课。接下来纪老师从学习目标定位准确,概念提炼精准;学习情境简洁明了,问题指向精确;学习设计思路清晰,任务推进有序;学习评价维度清晰,反思提升有效,四个维度进行了精准的点评。纪老师将学习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预学任务的先行引导;课中,探究发现的合作学习;课后,聚焦任务的作业设计,让大家对学习设计过程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最后,林爽老师为研讨会做了恳切的发言。首先,林老师就九年级的教学进度把握,学习方式的选择,中考的方向等做了耐心的嘱咐。接着,林老师以《浅谈初中语文素养作业的设计与管理》为题谈了她对初中语文素养作业设计的深入思考。林老师说作业变革的意义在于提质和减负,因此它的设计理念应与新课标相同,倡导问题化、情景化、任务化、综合性、探究性、过程性、连贯性、系列性的作业设计。因此,作业的类型与设计应有相应的变革,林老师从课时作业,周末作业,单元作业,寒暑假作业一个系列的问题与建议上娓娓道来,给在座的老师以方向,更以方法。最后,林老师强调我们要做好作业管理,把作业的每个环节做扎实,让作业真正实现提质减负。在会议的最后,林老师呼吁每一位老师做好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我们每一点的改变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思想因交流而多彩,理论因互鉴而丰富。每一次经验的传递犹如一粒种子,孕育来日的鲜妍绚烂。沃之以思,灌之以勤,弦歌不辍,众行致远!
撰稿:杨蓓蓓
摄影:王温柔
审稿:方风凡
林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