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海东2023 > 本市信息 > 温州市方海东“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温州市方海东“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浏览量:416|发表日期:2023-11-24|来自:

为进一步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带头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培养优秀青年班主任,2023年11月2日-11月5日,借助“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创新研修工作坊”为平台,聚焦“创新主题班会设计理念,提升班主任融合育人能力”,开展温州市方海东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11月3日上午8:30分,如期进行开幕式,《新班主任》杂志社培训部姜登飞主任就本次培训的核心价值做观点报告,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威老师向与会代表介绍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现状。项目导师、《新班主任》杂志迟希新主编做实施方案解读,介绍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提出具体研修任务。


 

  

随后,共进行四堂精彩的班会优质展示课。

温州市名班主任方海东老师带来的初一班会展示课:《责任》。课堂从师生对初中生活有何变化入手,过渡到班级的日常生活,继而创设真实案例情境—班级大会:卫生工作的分工让大部分同学成为“沉默者”,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建设的任务究竟是谁的责任?在师生的互动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一些行为,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负责人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辩论观点:我不是不负责任,是因为我听不见责任的声音。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如果责任有声,那我的责任的声音就是无声的,并用程开甲院士的光辉事迹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是无声的,并介绍孙兰香、温州二中王冠宇的故事让学生自觉成为责任的践行者。最后通过分组合作,设计“责任之星”申请表、“责任”特色班级申请表,让学生将课堂感受落实到行动中来,达到有效德育教育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名班主任陈宇老师带来的高二年段的《责任》,陈老师以剧本杀形式呈现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唤醒高中生的在教室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再以名人名言等让学生感悟身上的家国责任感。金珍妮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的《会绳结,慧劳动》,金老师立足于小学段学情,创设学生系鞋带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不同绳结功能的探究,继而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思考。徐慧君老师带来中职高三班会课《学习》,徐老师基于中职高三就业学情,创设德力西公司招聘情境:以三种不同学业成就学生应聘,让学生成为公司主管,选择应聘者,让学生认识到必要技能重要性的同时,引发学生对努力学习的新的思考。

每节展示课后,授课老师就本人教学设计进行分享,迟希新主编做精彩点评,现场与会班主任与授课教师进行观点交流。方海东老师和陈宇老师还就两人的同课异构教学构思进行精彩互评,将会场气氛引向高潮。

11月4日,迟希新主编的讲座“让教育在活动中发生”,给了班主任很多启发,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要用心去做,他的精彩分享博得台下阵阵掌声,一场视听盛宴开启了全新的管理思绪。




讲座伊始,迟主编机智地从让我们在题目中找关键词出发,阐明“活动”及“有效”的具体含义,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感恩活动”阐述学生获得的感受、体会,让教师们理解在真实活动中育人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强调了教育从需要和场景中开展活动,要在真实中发生,不能流于形式。

迟主编接着结合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引入,从“活动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个话题引导学员展开思考,通过融合育人案例“育英学校特色运动会”具体讲了通过特色活动中每个活动的设计理念,充分肯定了这个活动体现的团队合作、意志磨炼、荣誉感等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了最大的有效教育,所谓“听到的会忘记,看到的会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进一步阐述以活动为载体的育人策略变革,从而体现活动育人深层次的价值。

迟主编还从克伯屈的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加学习,结合“打篮球项目”,进行的非正规教育,说明在活动和实践中完成的活动一定能增加兴趣。

 

迟主编侃侃而谈,徐徐道来,通过自己的设计上课“让我们一起做鸟的守护神”、“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案例--友好树”、“为四十岁做准备”三个真实主题班会案例,让教师们更深刻地理解活动育人价值。从爱鸟到“最美的遇见”、培养关爱情怀、跟学科进行整合:从作文讲评课和责任教育主题班会中、让孩子自主选择、便是最好的教育;阐明凸显活动育人中学学生主体性,学生体验在先,教师讲解在后;学生发现在先,教师指导在后;学生选择在先,教师引领在后。学生困惑在先,教师指点在后。强调学生”悟和养成自觉的习惯,指出教学活动、主题班会、家校协同和实践,是更有效,更真实地发。通过画“生命线”,真实的例子到实现大目标、“职场不相信眼泪”的生涯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分析,有生涯意识及到生涯探索和做出生涯设计,到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做好充分地准备。

  

迟主编还强调了在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活动要从学科实践活动深度开发融合育人功能,实现家校协同育人与实践育人途径有机整合、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等深度融合,来推进课程化建设,指出班主任的实现育人的六大途径,课程、管理、文化、活动、实践和协同育人,通过他自己经历和探索研究,举了大量生动的例子来阐述了活动是一个载体,可以融入所有课程中,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学会倾听,有任务驱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过程性和生成性,把实践和协同融合在一起,让家长以榜样和示范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深化学生生活体验,有利于交互性的实现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并且将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教师可以用主题班会,一些好的素材进行加工很好地感染活动和实践中的发生,家校合一,在带班育人中构建大棋局,实现1+1>2的最大化。

 

下午,大家期待已久的“世界咖啡时间”来了,这是要准备一个短小趣活的微班会,现场分组完成微班会的集体备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灵魂与思维碰撞的火花瞬间点燃,老师们根据法制案例“一张纸巾引发的血案”任务单:确定主题方向、写出主题名称、制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阐述设计特色。各组经过激烈的讨论、打磨,集大家的智慧,很快就打造了一堂微班会,四个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分享组里的劳动成果,分享后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观点、争议和评论,大家乐不思蜀,氛围很美,大家都有自己独到深沉次的思考!这世界咖啡时间实在是一次绝美的享受,醇香久远。

 

这次的研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咖们的精彩上课展示,与学生们的灵感碰撞,迟主编的内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专家们的深入的解析和真知灼见以及幽默和智慧让我们折服,给我们的冲击力很大,深深地震撼到了专家的专业,给老师们打开了一扇扇思想之窗。这次活动很好地诠释了新形势下创新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和如何提升班主任融合育人能力。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带着满满收获去践行自己的一份无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