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探寻素养立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2024年5月29日,吴锡里工作室第14次活动研讨活动在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开展,时间1天。
课堂研讨
上午第一节课是金卓豪老师开展的《探索暗房自然光采集方案》展示课。这是金老师持续开展的项目迭代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五一假期中完成了暗房照亮探索的第一次产品设计及效果展示,本节课金老师主要以对第一代产品采集效率不高,导光性不强,以及照明效果不好进行思路设计及新产品的迭代准备,引导学生通过凸透镜,凹面镜,平面镜的综合运用出集光器和照具。再开发新思路,从潜望镜到光缆实验导光对比,说说光缆作为导光器的原理以及更好之处,而且还让学生真实利用光缆将外界光导进教室,非常直观真实。
上午第二节课由温州市第二十三中的严瑶瑶老师的《“不戴不走”头盔监督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展示课。严老师通过真实情境电瓶车头盔佩戴问题,发现有新产品,头盔竟可以控制电瓶车的启动。引导同学们从任务一出发:添加电学元件,实现戴上头盔才能启动的功能,并圈出放在头盔内部的元件。学生评价若只有开关存在短路风险,若只有压敏电阻又怕高电压电流过大有危险,故而引入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在此,严老师先让学生们用笔设计真实电路物化产品,并真实连接,佩戴头盔,展示介绍本组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再请同学们分析头盔需要按压才能启动电瓶车的原因,从而使同学们提出佩戴小质量头盔也能启动电瓶车的调试措施,引导同学们完善复习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知识,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迭代设计,计算实际生活中控制电路电压到底多大。严老师还引导同学们发现另一个真实问题,头盔佩戴在膝盖上,从而迭代到3.0版本,在头盔中加入倾斜传感器,设计出即满足各种质量头盔,又满足头盔倾斜角在30°以内的头盔产品。整节课工程师思维满满,学生互动热烈。
经验交流
下午,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的徐飞宇老师带来的第一场分享讲座《基于思维发展的项目化学习校本化探索》,徐老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区域教育行动的驱动、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乐成一中项目化学习课堂设计的开展情况。通过密度计设计与制作项目化学习案例,统整了初中密度、压强、浮力、电磁与杠杆中的核心知识。为科学学习搭建学习支架。再将项目化学习实践拓展到学生的作业环节,促进学生的深度的学习。教师也在项目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然后,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尤爱惠老师带来的第二场分享讲座讲座《项目驱动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首先尤老师指出具有生命力的项目特点应该是能围绕核心知识,突出“做”中学和指向高阶能力。尤老师以制作“能低头和抬头”的头颈简化模型课向我们展示项目化的深度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应用途径,向我们阐述了深度学习需要深度的心理专注和思维参与。应注重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以及价值与评价。应注重项目驱动线和深度学习线,真正做到项目学习促进科学深度学习的发生。
活动总结
最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黄鹏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初中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几个关键点》的讲座,他首先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项目化学习(PBL),即围绕一个具体的学科概念的建构和运用来展开,以其为主线,通过问题吸动,以整合知识、方法与能力。黄老师以新课标书后的教学案例《制作液体密度计》为例,向我们分享了科学项目化学习的几个关键点,一是学习目标应体现素养立意,指向学习目标;二是驱动性问题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力求真实有趣;三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符合逻辑,尊重问题解决的逻辑。
面对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变革,我们当以解决真实问题的姿态,躬身入局,实践探索,砥砺前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汇聚彼此的智慧,用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