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温州市蔡景台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暨2024年龙湾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四化转型’教学研讨活动在龙湾区海城第一小学成功举办。蔡景台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龙湾区海城一小设站学校体育教师以及龙湾区各校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教学研讨、专题讲座与专家指导三个部分,旨在推进体育课堂教学“四化”转型,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教学研讨
三位教师围绕“三有四化”体育课堂转型分别展示了精彩纷呈的扎实课堂。
第一节课由海城一小的潘熠东老师执教《迎面接力跑的动作方法:迎面立棒交接接力跑》。为解决“跑”项目练习环节单一枯燥的问题,潘老师将“森林消防”的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另外将错肩减速,迅速交接的关键问题贯穿整堂课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能进行思考共同解决教学设计中呈现的难度关卡。整节课符合现阶段“三有四化”的要求,学生们的迎面接力技术显著提高。
第二节课由龙湾二小黄赐杰老师执教《篮球:运球+传接球的多种练习方法1》。黄老师将专业篮球训练道具融入课堂,让各个环节的练习效率显著提升,运用比分牌计分作为小组评价的展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后的小组4V4对抗赛将篮球规则、篮球裁判法等融入课堂中,逐步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水平及意识,确保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三节课由海城一小王佳丽老师带来的水平二《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方法》
王老师首先让优秀学生展示了正手攻球对拉技术,接着配合专业乒乓球热身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瞬间被点燃,最后小组合作中,王老师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组练习,并积极指导,充分发挥了教学组织小组化的作用。同时任务单的评价根据自身能力不同所设计,评价内容丰富,实现了教学评价精准化的要求。
在评课环节,龙湾区体育研训员曾荣老师指出,在每一环节的学练标准和问题链的一致匹配下,要再去反推教学目标和关键问题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如果四者之间相吻合,形成一个整体关联的闭环过程,那本堂课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会有章可循。在关键问题和教学目标的精准导向下,以学练标准和问题链设计作为学生学练依据,这样才能让学生学的扎实、练的真实,最终学以致用。
第二环节--专题讲座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孔奕博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聚众力 慧建构 重实施——学校体育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的专题讲座。孔老师从“慧”教研、“慧”组织、“慧”开展等三个维度进行阐述。1.“慧”教研,孔老师以“投掷”教材为例,从分析教材特征与价值、敲定教材内容、大单元的构建、设计关键问题到最后的实施,展示了整个体育教研团队的向心力。2“慧”组织,从校内进退场、组织大课间,落实特色活动等方面展示了体育组的凝聚力。3.“慧”开展,运用“所有体育老师都带一支校队”的带队模式,建立梯队,在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第三部分--专家指导
温州市体育教研员蔡景台老师作总结发言。蔡老师提出,上课主题要明确,情景设置要有思考,并对体育课堂“四化”提出要求。1.内容结构化,要形成体育特征,注意运动项目特点(裁判、规则、礼仪)要有所体现,课时内容连续编排能更好的使运动技能形成。2.教学组织小组化,需提升学习效益满足要求 ,根据能力不同来进行提升,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与感受。3.教法学法问题,要进行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围绕关键问题提问,问题任务到课堂实践转化,不提无效问题,注重启发。4.评价精准化,结果出来及时反馈,注重多方评价。最后,他指出教学路上布满惊喜,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手握探测器一步一个脚印去深挖课标、教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