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鹏飞2023 > 本市信息 > 聚焦科学思维 深化探究实践————记黄鹏飞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

聚焦科学思维 深化探究实践————记黄鹏飞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5次活动

浏览量:284|发表日期:2025-09-17|来自:黄鹏飞名师送教工作室

聚焦科学思维 深化探究实践

——黄鹏飞名师工作室第15次活动

 

为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实践落地,提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2025 年 9 月 11 日,温州市初中科学黄鹏飞名师工作室第15次活动再平阳萧江一中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 “聚焦科学思维,深化探究实践” 为主题,通过 “课例展示 — 说课解析 — 评课研讨 — 专家引领” 四大环节,为学员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专业平台

一、课例展示:以实践为基,激活科学思维

本次活动率先呈现两节聚焦核心素养的示范课,展现科学探究的多元路径首先由潘正豹老师带来《电热器 —— 再探电流热效应》。潘老师以生活中 “手机充电器是否需拔插” 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的利弊,自然导入课程主题。课堂设计 “探究 — 建模 — 解释 — 应用” 四大任务链,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接着由吴昊老师带来《探索自制汽水》,吴老师 “项目式学习” 为载体,将 “自制汽水” 拆解为 “获取二氧化碳 — 溶解二氧化碳 — 检验与评价” 三大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

   

二、说课解析:聚焦设计逻辑,锚定素养目标

  两节研讨课后,潘正豹老师与吴昊老师分别进行说课,从 “课标依据、目标设定、教学流程、评价设计” 四个维度解析设计思路。潘老师强调 “从生活问题到科学探究,再回归生活应用” 的闭环设计,吴老师则突出 “项目拆解 — 任务驱动 — 迭代改进” 的项目式学习逻辑,均体现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理念;

三、评课研讨:以评促教,共研优化方向

工作室尤爱惠老师和陈夏荷老师作为评课专家,结合课程标准与课堂实践,从 “科学思维培养、素养目标达成、教学评一致性” 三个维度进行点评,同时组织参会教师分组研讨。两位都认为两节课的以下两点:

科学思维进阶:《电热器》一课通过 “定性观察 — 定量分析 — 微观解释 — 应用创新” 的路径,帮助学生实现从 “知道” 到 “理解” 再到 “应用” 的认知升级;《自制汽水》则通过 “工厂流程建模 — 自制方案设计 — 装置优化 — 健康评估”,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创新思维与系统思维,均符合课标 “强化素养导向” 的要求。

实践育人落地:两堂课均以学生动手操作为核心,如《电热器》中的电路设计与实验、《自制汽水》中的原料称量与装置优化,让学生经历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建构知识” 的过程,落实 “突出实践育人” 的课标理念。

教学评一致性:评课环节指出,两堂课的目标、内容与评价高度契合,如《自制汽水》中 “定量计算” 目标对应 “原料质量计算” 任务,“健康评估” 任务对应 “态度责任” 目标,有效避免 “教与评脱节” 的问题

两位老师也同时指出需要改建的地方,比如针对《电热器》一课需要增加开放度,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不同的观点,增加应用的复杂度,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认知加工,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针对《自制汽水》需要将评价量表前置,再构建结合生活实际的两难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专家讲座:系统思维引领,优化教学测评

   

活动最后,黄鹏飞老师以《系统性思维在科学教学测评中的运用》为主题开展讲座,围绕 “科学教育的核心逻辑”“教学评一致性”“系统思维的实践路径” 三大核心内容展开:

科学教育的核心逻辑,黄老师通过伽利略思想实验、牛顿推理与论证的案例,强调科学教育需培养 “基于证据的逻辑思维”,而非单纯记忆知识。同时介绍思维分类,指出系统思维是整合 13 个科学核心概念、构建大概念体系的关键。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黄老师指出了当前教学中 “重内容、轻目标”“重讲授、轻评价” 的问题,以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为例,说明如何设计 “科学观念(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科学思维(通过抽气实验推理结论)— 态度责任(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的多维目标,并通过 “实验操作记录、证据分析报告” 等评价方式,确保目标达成度可检测。同时强调,教学目标需区分 “内容” 与 “水平”,如 “化学方程式计算” 是内容,“能独立完成计算” 是水平要求,避免目标模糊化。

  系统思维的教学应用,黄老师提出,科学教学需打破 “碎片化知识传授”,以 “核心素养” 为统领,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例如,《自制汽水》可对接 “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 等核心概念,《电热器》可关联 “电与磁”“能量守恒” 等主题,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建议教师在备课时,结合课标四个维度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根据教学重点灵活侧重,而非机械覆盖所有维度。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 “课例示范 — 深度研讨 — 专家引领” 的模式,不仅展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优质课堂样态,更让参会教师明确了 “如何以系统思维设计教学、以科学评价检测素养” 的实践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推动科学教育从 “知识传授” 向 “素养培育” 的深度转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