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公告

关于举行吕媚媚名师工作室第十八次活动的通知

时间

内容

负责人(主讲人

09:15-09:55

公开课:艺术《颜真卿书法艺术》

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

杨劲迪

10:10-10:50

公开课艺术《藏在交响曲里的“轮回命运”》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

萌萌

11:00-11:40

      评课议课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吕媚媚

13:30-14:10

讲座:《科教融汇背景下的在线课程建设》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陈超超

14:20-14:40

经验交流:《九韵铸艺——多元素养视角下的社团文化和管理实践》

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

叶志达

14:50-15:40

讲座:《解锁旋律密码: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技法》

永嘉县职业中学

张益苗

15:50-16:20

 结业活动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吕媚媚


浏览量:1330发表日期:2024-12-10来自:

计划总结
读书橱窗
课题论文
专家视野

吕媚媚(访问量:193177)

一、培养目标

本工作室以立德树人、德艺并修为指导思想,以音乐教学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师资培训为主线,以网络交流为载体,立足教学实际,聚焦中职教育,紧紧围绕教学研讨、阅读分享、作品品鉴、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社团指导等主要内容,展开真实有序的教育教学系列研究。引导工作室成员成为一批“乐于敬业”、“晓于理念”、“善于学习”、“精于教学”、“专于科研”、“靓于特长”的中职音乐学科师资团队,打造一批具有中职音乐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带领与辐射全市中职音乐学科教师

二、培养规划 

(一)学员分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师资相对偏弱。入选本工作室的15名教师只有1名高级教师,6名一级教师,其他8名都是二级教师;工作室中市优秀教师1人,市三坛1人,市骨干1人,县优秀教师1人,区三坛1人。

针对入选的成员我将进行分层培养,组内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新教师在职业操守、教学规范和常规方面扎实落实,多听课多开课,养成动脑动笔的良好习惯;中坚群体重新梳理自我,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和研究方向,在动脑动笔过程中善于观察、反思和分析问题,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为打造风格、全面发展的教师做好储备。

(二)学年规划

第一年:

ª个人规划,学员梳理自我,认识自己,制订两年成长计划书;

ª善于学习广泛阅读,丰厚自身专业积累与涵养;邀请专家引领,主动与钱瑞华、项雅丽等名师工作室举行

                     教研联谊活动,博取众长;

ª精于教学,反复磨砺,展示一节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公开课;

ª专于教研,冷静梳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研究方向,提炼核心问题做真实的研究;

ª靓于特长,通过合唱指导,强化教师合唱指挥和训练技能。

ª轮流执笔,用心策划、组织、记录、反思每一次的活动体验;

ª资源共享,建立Q群,开放名师公众号,开设专题网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ª合理分工,每位成员各司其责。

第二年:

ª通晓理念,参与系统理论学习,掌握中职前沿教育理念和学科前沿信息;

ª善于学习,专家引领,邀请专家指导,与省、市名师工作室举行教研联谊活动,博取众长;

ª精于教学,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磨课,充分交流,共同成长;

ª专于教研,独立撰写有质量的论文,参与或承担课题研究;

ª靓于特长,强化每位音乐教师的专业特长。

ª出版教材,合力建设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材,建设中职学前教育声乐资源库;

ª汇编成果,定期跟踪课题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成果,汇编研究成果;

ª推广宣传,发掘和推广工作中的有亮点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工作室成果与经验。

三、培养内容

(一)夯实理论基础 

    本工作室将聘请温州市教研院音乐教研员、省特级教师钱瑞华老师;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省特级教师彭小明教授;温州市教研院中职教研主任、省特级教师单淮峰老师为工作室第一层次导师,他们主要为学员提供前沿中职教育理念、音乐教育新理念、教科研理论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室还将定期邀请温州市教研院副院长陈素平教授、科研室主任张作仁教授等专家做教科研培训。通过聆听、交流、实践、撰写(教学论文、案例评析、教学叙事、建议反思)等活动,逐步提高理论修养,增强音乐感悟力,提升课堂执教能力。 

(二)深入文本解读

对音乐文本的准确把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引导学员善于从音乐作品的本质特征出发,捕捉要点进行设计,提高自身音乐感受力和敏锐性。

(三)探究教学策略

组织开展中职音乐课堂主题教学探究,针对声乐、钢琴、公共艺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探讨。为全市中职音乐教师提供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具实效的教学方式,打造充满魅力并受学生喜爱的音乐课堂。

(四)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范唱范奏、作品鉴赏、合唱指导、音乐沙龙、技能切磋等等系列培训活动,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建设高素养的中职音乐教师队伍

(五)提高科研能力

“务实、有效、提升”为基点,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引路,组织有质量的教学研讨会,引导教师从身边教学问题入手,从案例、论文、小课题起步做真实的科研,推进精准教学。

四、成员分工

()负责人职责 

1.全面主持本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方向,拟定本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制订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培养步骤及考核评价等。

2.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负责邀请市内外专家、教授指导工作,组织学员外出学习、交流。

3.负责指导本工作室学员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建立本工作室学员档案,实施学员业绩考核、评估和评价工作,监督本工作室日常管理。

4.负责本工作室的经费使用和管理,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传播、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学员职责 

1.按时参加本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

2.协助负责人建设工作室和教育教学资源库。 

3.协助开展或承办各项研修活动,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4.虚心接受负责人的检查评估,及时反馈信息、汇报工作。 

5.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经验,注意书面材料的积累和整理。 

6.具有奉献精神,向全市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传播新型教育理念。 

7.主动、积极完成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成员分工

五、培养考核

(一)工作室负责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二)工作室成员终结性考核由负责人和领导小组共同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予以考察。

(三)工作室成员年度考核由工作室负责人牵头组织同伴对其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办法可由工作室成员自愿协商,共同拟定。

(四)工作室成员年度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办法。根据工作室成员的不同发展方案,追踪、整理、反馈每位成员的点滴成长和进步,逐步完善个体发展档案,总结成长过程。

(五)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本工作室;考核优秀的,本工作室将争取在省、市级教研活动上给予公开课、讲座、主题发言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预期成果

工作室以名师公开教学、学术论坛、课题论文、主题研讨、学习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引领全市中职音乐学科教学改革,促进中职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建立学员成长记录档案,为教师个案发展研究提供范例。

(二)每位成员至少开设1节有影响力、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市级公开课。

(三)每位成员至少撰写有质量的论文2篇,或研究课题1项。

(四)工作室将形成系列专题讲座或音乐沙龙畅想活动。

(五)工作室将举行一场全员参与、风格独特、艺术氛围浓郁的音乐会。

(六)汇编优秀教案和教学设计文集,在区域范围内交流,推荐发表。 

(七)建设工作室专题网站,分享优质资源,使网络教研常态化、高效化。

工作室成员
  • 何萌萌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信息化国赛三等奖、省二等奖,市一等奖

  • 倪敏婉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中学一级 省大艺展优秀指导师 市艺术节优秀指导师 市优质课三等奖

  • 方梦婷

    温州护士学校 中学二级 市中职模拟课堂教学二等奖;市歌咏比赛一等奖;市中职信息化教学三等奖;市第三届青年歌唱家大赛铜奖;市校园电视作品二等奖。

  • 方西西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学二级 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师

  • 朱君慧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中学一级 温州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指导师

  • 林洁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中学一级

  • 江南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学二级 浙江省创新杯说课三等奖 市中职模拟课堂一等奖 市优秀指导师

  • 潘亦红

    永嘉县职业中学 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 永嘉县教坛中坚 永嘉县园丁奖

  • 王蓉莲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中学一级 龙湾区教坛中坚 县优秀教师

  • 胡忠禄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学一级 温州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 薛晨子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中学二级 浙江省青歌赛兰花奖,浙江省茶歌大赛金奖。浙江省群众声乐大赛银奖、温州市金奖,温州青歌赛银奖。瑞安市优质课一等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

  • 郑婷婷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学二级 普契尼国际声乐比赛专业组一等奖 温州市青年歌唱家二等奖 教育好声音一等奖 市直优质课一等奖 市优秀指导师

  • 陈智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中学二级,说课温州市二等奖,省优秀指导师

  • 陈超超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高级教师 温州市学科骨干 全国创新杯说课一等奖

  • 陶旭娟

    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 中学一级教师 泰顺县优秀教师 县先进工作者 浙江省优秀指导师